柳公权三步成诗

作者:和谷    阅读:79人次

唐文宗开成二年(837),柳公权六十岁,已入花甲之年,时在中书舍人、充翰林院学士兼侍书任上。柳公权作为皇帝的侍书,伴其左右,一项重要的营生是揣摩圣上的心思,尤其是附和圣上不时勃发的风雅之趣,联句赋诗,使皇帝从庄严的朝政事务中超脱出来,进入精神愉悦的境界。柳公权以书艺著称,赋诗作曲亦是擅长,只不过属于偶尔露峥嵘罢了。

唐初,融合着胡汉血统的新兴帝国顺水推舟,沿袭了隋代的科举制度,使得许多出身贫寒的读书人也有跻身政治活动的机会,实现儒家传统“学而优则仕”的入世思想。唐室杂有胡人血统,从而拉拢寒士阶层,打击旧贵族势力,以巩固新得的权位。诗赋就是当时考试的主要科目之一。天下俊才受到功名的引诱,多以此作为晋身的途径。加上帝王们的爱好与提倡,诗歌具有了高度的活力,泱泱大唐产生了上千名诗人、上万首诗作。

侍从酬唱,供奉文词,是侍书学士的一项职能。皇帝高高在上,本来就高处不胜寒,十分孤独寂寞,常常需要一些风雅的文士供奉随侍,陪宴唱和,追欢逐乐,粉饰太平,获得一时的轻松与愉悦。统治者除了需要文人学士代草诏书外,更需要文人陪游侍宴,制作诗赋。一是满足精神需要,二是增添京城欢乐祥和的气氛。律诗的定型,就是由于频繁的游宴文会,熏陶出了一批在诗歌音韵、格律、词采、对仗、用典诸方面十分圆熟的学士。

唐朝没有报刊,活字印刷术不曾出现,口口相传的传播方式更加常见。如此一来,“长安捣衣妇,皆可为诗文”。由于皇家喜好诗,从宫廷到乡野,人们吟诗就像唱歌,张口就来,随便一个人就会那么几首。大明宫诗风荡漾,吹进长安城每一处里坊,成为社会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。

到了文宗朝,虽然文馆式微,但在嬉游之隙学为诗歌,还为尤为翰林学士崇重,皇帝也常常备宴赋诗。在这一雅事方面,柳公权当然属于皇帝文学侍从中的要员。这年二月,冬去春来,万物复苏,皇宫里柳枝吐翠,归燕旋飞。在一派明媚的阳光下,柳公权又一回从幸大明宫,应制作诗。

应制,本义为应皇帝之命,汉魏以来称应帝王之命作诗文为应制。早在唐高宗时,秘书少监上官仪就有诗作《奉和秋日即目应制》《早春桂林殿应诏》《咏雪应诏》。而其孙女上官婉儿的一首应制诗也为人称道:“密叶因裁吐,新花逐翦舒。攀条虽不谬,摘蕊讵知虚。春至由来发,秋还未肯疏。借问桃将李,相乱欲何如。”之后,在大明宫中,许敬宗、杜审言、陈子昂、李适、王维等诗人,都留下了应制之作,让柳公权欣羡不已。

这天,柳公权随从文宗去大明宫花园中游玩,欣赏着春色盎然的迷人景致,圣上平日的悒郁心情被大自然生气勃勃的风物所驱散,眉宇间舒展着欢悦。忽然,文宗停下车子,对柳公权说:“有一件使我高兴的事,得告诉爱卿。”柳公权微微躬身,问道:“何事让圣上高兴?”

文宗曰:“过去赐给边兵的服装,常常不能及时下发,现在二月里就把春衣发放完毕了,朕能不为之高兴吗?”柳公权一听,这果然是一件大好事,按照时令尽早发放春衣,对于边防官兵的士气和边境地区的安宁将会起到一定的作用,于是连忙向皇帝道喜称贺。爱好文学的文宗笑曰:“只是祝贺一下,不能把你的心意表达清楚,朕也不尽兴,爱卿这次应当赋诗一首才是。”

当时随行的宫女大多也是诗歌爱好者,听到皇上提议,禁不住在一旁起哄,尖声细语地叽叽喳喳:“柳学士,您才高八斗,满脑子都是诗,这当儿是该赋诗祝贺呀!”柳公权稍加思忖,畅快地说:“有了,有了。”随行宫人催促他:“请柳学士亲口念给圣上听。”柳公权和蔼地报以一笑,当即口占一首五言绝句,道是:“去岁虽无战,今年未得归。皇恩何以报,春日得春衣。”“妙妙妙!”文宗首先击掌称道。众宫女复诵诗句,欢呼雀跃。文宗似乎还不尽兴,诏令柳公权再赋。

柳公权接着吟道:“挟纩非真纩,分衣是假衣。从今貔武士,不惮戍金微。”比起前几句的通俗明快,这几句的字词有点生僻,文宗一下子反应不过来,不由皱了皱眉头。宫女中的诗歌爱好者们也面面相觑,听不懂诗的意思。

柳公权看出听众的情绪,感到诗的字词是晦涩了一些,连忙做了详细解释。纩,指新丝绵絮。貔,猛兽名,似虎,唐高祖李渊之祖名虎,因避讳改“虎”为“武”,貔武是比喻勇猛的将士。惮,畏难,畏惧。金微,古山名(即今阿尔泰山),唐贞观年间,以铁勒卜骨部地置金微都督府,乃以此山命名。文宗这下听明白了,赞叹柳公权的诗句婉切而丽,用典精到,寓意深邃,不愧为大才子。宫女们见柳公权在赋成此诗时,丝毫不见有什么困难,听明白诗意后,又惊叹道:“柳学士您真是太厉害了呀!”

见此场景,文宗也大为高兴,对着宫女们笑了笑。他又略微低着头,对柳公权刚刚赋就的诗句细细品味了一番,然后点点头,深深地感叹道:“子建七步,尔乃三焉。”意思是,想当年曹植七步成诗,被世人称为奇事一桩,而爱卿却能在三步之内成诗,你这不比那个曹子建还要高明得多吗?面对皇帝的极度赏识,柳公权急忙俯身下拜,口称:“微臣不才,岂敢跟前贤比试?”以书法名世的柳公权,也是个敏捷的诗人,能在极短的时间内,构思并创作出颇为可观的作品。翰林学士最为重要的职能是草制,在这方面,柳公权当然也是出类拔萃的。

中唐储君继位的诏书,是帝王新立的法理依据。之前,唐宪宗、唐敬宗时两次政变,共通点是旧主驾崩之初,宦官军政诸司掩护新储出起居之处,勒兵殿院之下,推翻前议的皇储。在另起炉灶过程中,宦官仍得以翰林学士草诏。就平日草拟公文而言,内容轻重不一,翰林学士的权限视帝王信用程度差异而有所不同。但此时,翰林学士的草拟实权,已由单纯的文书起草发展至广泛参决的层面。

翰林学士能加入议政行列,与皇帝开启固定的议事渠道有关。例如,浴堂殿乃德宗长年视事之所,地近绫绮殿,位于大明宫较东侧之处,帝王每于此召问学士意见。“唐学士多对浴堂殿,李绛之极论中官,柳公权之濡纸继烛,皆其地也”,即道出翰林学士应召于此的传统。浴堂议事的习惯沿袭已久,翰林学士论政决事的风气也由此建立。

柳公权也记得,宪宗元和五年(810)六月,翰林学士白居易尝因论事,直言道:“陛下错。”皇上脸色庄严,甩手而罢。接着,皇上密召承旨李绛谓:“白居易小臣不逊,须令出院。”李绛曰:“陛下容纳直言,故群臣敢竭诚无隐。居易言虽少思,志在纳忠,陛下今日罪之,臣恐天下各思钳口,非所以广聪明,昭圣德也。”皇上采纳了李绛的建议,待白居易如初。

担当翰林学士的柳公权,工作比较辛苦,如需定期宿值,管理极为严格,有锁院草诏以及禁止与朝官密交的规定。值宿生活虽然清寂,却抵消不了作为翰林学士头上的光环,如白居易诗中所言:“窗白星汉曙,窗暖灯火余。坐卷朱里幕,看封紫泥书。”由草拟制诏发展至密议决策,翰林学士之职已非单纯的秘书顾问角色,还执行部分相权,足以改变宰相与宦官周旋中的政治形势,这就是为什么宰相往往谋求与学士关系和谐。

由于南衙北司长期对立,帝王用人渠道常尽量越过外朝宰相和内廷宦官,避免直接卷进各种人事纠纷,多以重用的翰林学士承旨入相,如此更能确保政治安全。故此,设置学士承旨之职,有提前培育帝王亲信的意图,方便日后进入中枢的决策层。

到柳公权任翰林学士阶段,于草诏密议之余,在宰相施行的任免权力中有一定话语权。从前诏降悉属中书,到此时渐次由翰林院独掌关乎军国重事的白麻,这直接关系到宦官用人权限。将宰相权力移于翰林,可能是出于帝王之意,借第三者重新规划管理重要官职。“唐中书,用黄、白二麻为纶命,其后翰林专掌白麻,中书独用黄麻。”纶命,就是天子的诏命,分别书写在黄、白两种麻纸之上。从各种迹象上看,翰林学士透过白麻之制,发挥封驳的权能。翰林学士专掌白麻草诏,代表帝王与宰相发布命令,宦官不得私夺。宦官不能像翰林学士那样草诏,只有假以其他途径夺权,如变更议定决策的原貌,加入修订程序,或者垄断宣令的最终过程,从中上下其手。

君主与学士论议宦官时,为了防避阉宦视线,召对往往彻夜进行。文宗与柳公权常常夜谈,足以证明柳公权与文宗皇帝君臣关系之密切。这恐怕是柳公权一生仕途中的黄金时代,之前与此后的处境,大不如此时称心如意。

翰林学士一般由从校书郎至六部尚书的官员充任,无品秩,也没有独立的官署,但却是除宦官之外唯一得出入宫禁,在内廷办事的官员,是直接隶属于皇帝、听命于皇帝的身份特殊的官员。制诏出令是中央决策的最主要环节,掌握了草诏权就意味着进入了决策中心,参与中枢权力机构的运作活动。翰林学士所撰诏书为内制,无需经过门下省审议复核,直接从禁中发出。中书舍人或知制诰所撰为外制,所拟为一般诏书,须经门下审核、复核通过,并由符宝郎加盖天子六宝,方为制敕。唐宪宗时,由中书舍人掌控的职能有相当大的一部分,被翰林学士取而代之。

唐文宗开成三年(838),柳公权转工部侍郎,累迁学士承旨。翰林学士承旨一职,在玄宗朝时尚未设置,肃宗至德宗年间,开始从翰林学士中择年深德重者一人为承旨,独承密命。唐宪宗正式常设翰林学士承旨,为翰林学士之长,职权尤重,然犹为职衔,例由他官兼任。翰林学士承旨作为翰林学士的首领,不是单纯起草诏令,而是在禁中职掌机密,被称为内相。前面所说白居易在翰林学士任上时触怒皇帝,也是当时身为承旨的李绛在密议中说情,宪宗才释然的。可见在承旨和密议制度保证下,皇帝将翰林学士视为私人心腹。

自从当上了声名赫赫的承旨学士,柳公权具有了首席学士的身份,再也不仅仅是负责起草制诏了,而是直接出谋划策于内廷,扮演着分割外朝宰相议政权的内相角色。一旦被提拔为承旨学士,拜为宰相的可能性就大为增加。虽然翰林学士多从下级朝官中选拔,但由于其参机禁密,政治地位高,升迁机会大,最为文士所艳羡。

翰林学士制诏与中书舍人制诏,所制的是一种程式化很高的官方应用文。作为以皇帝名义发出的诏诰,君无戏言,具备真实性和严肃性是最起码的要求。赋予制诏权力的是皇帝,制诏的人是其臣子,诏书的旨意由皇帝定夺,领旨体意则是臣子的工作。翰林学士或中书舍人,需要剪裁、取舍、提炼、润色,以便使诏书主旨突出,倾向鲜明等等。

在柳公权负责的诏诰中,展现着他本人的政治观、文化观、价值观和审美观。对士人而言,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乃是儒家为每一个人实现人生目标和价值所设定的理想人生轨迹。忠恳恭顺,清廉端直,恬淡自守,是必须具备的品质。

有一天,文宗同几位大臣在一起谈论国事,柳公权当然也在场。当大家说到汉文帝很注意俭朴的时候,文宗举起自己的衣袖让大家看,并有意自夸地说:“这件衣裳已经洗过三次了,它现在还穿在我的身上。”他的意思是显摆一下自己身为天子,物质生活如此俭朴,真是一个清廉的好皇上。在座的一个大臣听了,马上奉承说:“陛下,您的俭朴已经胜过了一世英明的汉文帝呀!”其他几位大臣也跟着随声附和起来:“是啊是啊,圣上英明,我等当效仿陛下,倡导节俭廉洁之风尚。”在一片恭维之声中,唯独承旨学士柳公权沉默于一旁,一句话不说。文宗看见柳公权默默不语,不搭理他的显摆,心里有些不高兴,就径直质问柳公权:“你怎么一句话也不说,什么意思呢?”

柳公权当即露出微笑,看着文宗,却严肃地说:“陛下,您作为天子,衣裳已经洗过三次还穿在身上,这固然是值得称道的美德,但圣上如今最重要的事,是要选用那些有才德的人,罢免那些没有才德的人,让应该得到奖赏的人得到奖赏,使那些应当受到惩罚的人受到惩罚,这才是天子最宝贵的美德呀!以身作则,穿件洗过的衣服的确很好,可这不过是细微的小事啊!”

文宗听了柳公权的这一番话,开始有点诧异,仔细想了想,觉得很有道理,便高兴地对柳公权说:“现在文官中最高贵、最荣耀的官职就是中书舍人、承旨学士此等负责起草朝廷文诰的官了,您已经担任了这个官职,按理说我不应该再让您去当谏议大夫这样的小官了。可是因为您正直敢言,有诤臣的风骨,所以我要委屈您再兼任谏议大夫官职,好让您能够常常提醒我。”

第二天,文宗就发布了命令,让柳公权兼任了谏议大夫、知制诰,承旨学士一衔仍旧。开成三年(838)时,调转为工部侍郎,只不过是备员而已。又有一天,文宗召柳公权问事,对他说:“近来外边有什么议论?”柳公权想了想,郑重回答说:“自从郭旼被任为邠宁节度使,人们议论纷纷,有的说好,有的说不好。”

文宗理直气壮,厉言道:“郭旼是郭子仪的侄子,太皇太后的叔父,在职也没有过错,从金吾大将升任小小的邠宁节度使,还有什么可议论纷纷的呢?”柳公权没有退让,据理辩解道:“凭郭旼的功绩和品德,任命为节度使是合适的。陛下尚且不知情,人们议论的原因,据说是郭旼把两个女儿献入宫中,孝敬圣上,人们认为他因此才升了官,这是真的吗?”

文宗皱了一下眉头:“郭旼的两个女儿进宫,是来看望太后的,并不是他进献女儿啊?”柳公权耐心地说:“常言说,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,如没有嫌疑,为什么这事儿会嚷得家喻户晓呢?”

柳公权引用的此话,原出自三国曹植诗作《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。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。嫂叔不亲授,长幼不比肩。劳谦得其柄,和光甚独难。周公下白屋,吐哺不及餐。一沐三握发,后世称圣贤。”“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”,指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,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,免得别人怀疑你偷瓜、摘李子,比喻避免招惹无端的怀疑。此刻,柳公权借以说明并劝告皇上,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避开容易让别人产生怀疑的地方。文宗联想到了这首诗,吟咏一番,重新领悟诗作。柳公权见文宗听进去了自己的劝谏,随机又举出一则先朝的案例,即王珪劝太宗送庐江王妃出宫的事件,来说明此类事由的曲直利害。

王珪其人,少孤,因叔父王頍参与隋汉王杨谅谋反被诛杀,王珪受到牵连,隐居于终南山,直到隋朝灭亡。入唐后,李纲以其“贞谅有器识”,荐为世子府咨议参军,为太子舍人,成为李建成的心腹。玄武门之变后,召拜谏议大夫,迁黄门侍郎,兼太子右庶子。贞观二年(628)任侍中,与房玄龄、魏徵、杜如晦等齐名。王珪性情沉静恬淡,为人正直,安于所遇,与人交往不苟且附和,人誉之为唐初四大名相之一,卒赠吏部尚书。

王珪曾为谏议大夫,太宗当时说:“君臣同心同德,那么国家就会安定。我虽不是贤明之君,但幸而有各大臣常加规劝,及纠正我的过失,但愿这样可以使天下太平吧!”王珪进言说:“古时天子有谏诤之臣七人,都因谏言不被采用,而相继死亡。现在陛下发扬美德,采纳像我们这样的草野之人的意见,我愿竭尽愚钝之力,效力辅佐陛下。”王珪推诚尽忠,常能规谏,太宗很信任他。

一天,王珪晋见,看见有一美人在皇上身边侍候。太宗指着她说:“庐江王不行道义,杀了她的丈夫而纳她为妾,怎么会不灭亡呢?”王珪离开座位回答说:“陛下认为庐江王做得对还是不对呢?”皇上说:“杀了人却纳那人之妻,竟然还问我是对还是错,为什么呢?”王珪回答说:“我听说齐桓公到郭国,问老百姓郭公为什么死了。老百姓回答说,因为他能分清什么是善,什么是恶。”齐桓公说,如像你们这么说,他就是一个明君了,可为什么会到了灭亡的地步啊?老百姓说,不是这样的,郭君知道是好的意见,却不采纳,知道是错的事情,却不停止做,所以灭亡。如今陛下知道庐江王灭亡的原因,他的美姬还在你的身边,我看陛下认为这样做是对的,知道那是错的事情还要继续做,这就是所谓知道不对的却不停止去做啊!”太宗十分欣赏王珪说的话,立即改过,送庐江王妃出宫。文宗听柳公权这么一说,觉得很有道理,当即派内使把二女送还郭旼家。

柳公权忠正直言,匡正失误,大都和这件事一样,所以在文宗朝屡次升迁,为学士承旨一职。作为翰林学士的首领,此时的柳公权,应该说是权柄在握,日理万机。然而,对于痴心于书艺的他来说,他只想恪尽职守,谨慎恭敬,认真细心地完成工作,绝无非分之想。

柳公权是在唐文宗开成二年(837)中书舍人、翰林学士兼侍书学士任上踏入花甲之年的。六十岁以前政治上不得意,六十岁后“恩宠日增”,“人缘书贵”与“书因人重”相辅相成。他的字好,赢得了赞赏,因而一路升迁至高位,升至高位后,书法也值钱了。

多年之后,南唐后主李煜曾以书圣王羲之为准绳,评述善书者,认为他们各得右军一体,若虞世南得其美约而失其俊,欧阳询得其力而失其温秀,褚遂良得其意而失之变化,薛稷得其清而失于拘窘,颜真卿得其筋而失于粗鲁,柳公权得其骨而失于生犷,徐浩得其肉而失于俗,李邕得其气而失于体格,张旭得其法而失于狂,献之俱得之而失于惊急。

回顾初唐书法,受二王和隋碑影响,大抵以硬瘦为主,在继承的同时又有所拓展。颜真卿失于“粗鲁”,柳公权失于“生犷”,“失”也正是变的结果,是创新的一面。变则通,不变则死,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。颜体一出,一反初唐书风,行以篆籀之笔,化瘦硬为丰腴雄浑,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,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,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,并与颜真卿高尚的人格契合,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。但也正因为如此,学习颜体如果不当的话,很容易流于肥俗恶浊。在这种情势之下,柳公权站出来了,用硬瘦来矫正肥厚之失,研究出新的书法风格。

开成二年(837)二月,柳公权从幸未央宫,应制作诗。四月十一日,于便殿君臣对答,谏诤皇上。五月,见爵河东县开国男。唐朝分亲王、嗣王(承袭亲王的为嗣王)、郡王、国公、郡公、县公、郡侯、县侯、县男、县子。国公以下,均加开国字样。封爵有食邑,但往往为虚封,唯加实封者可以享有所封地的租税收入,后改为领取俸禄。河东县,隋开皇十六年(596)于蒲坂故城所置,亦为柳氏祖籍所在地。唐文宗或许正是因此,给了柳公权一个河东县的爵位。

十一月十日,文宗召柳公权麟德殿入对。同年,柳公权于五月书《冯宿碑》,七月书《阴符经序》,十一月书《罗公碑》《柳尊师志》。此段时间的柳公权,真是忙得不亦乐乎。

前一年,老友冯宿病卒。次年仲夏,柳公权为他的神道碑铭撰文并书丹。二人早有过合作,曾于大和五年(831)共同完成了《太清宫钟铭》,大和七年(833)又一起创作了《升元刘先生碑》。来不及再一次合作,阴阳相隔以后,双方以各自擅长的方式,融入大唐历史文化的长卷。柳公权书写碑文时,难免想到传闻中当初冯宿欲当宰相的笑话,禁不住偷偷乐了起来。

一天傍晚,中尉给冯宿送来一只封闭的盒子,打开后,看到里面有两顶乌纱帽,以及防冻膏之类的东西。当时朝中结交显贵宦官的人,如果将升大职,就会先用这些东西通消息。冯宿欣喜万分,就把这些呈送给经常帮助他的宰相杨嗣复。冯宿喜欢穿华丽、干净、整洁的衣服,从晚到早要换好几套华贵的衣服,挑选几匹骏马,鞍鞯光亮照地,无与伦比。自认为有了可靠的消息,不用再依序上班,要尽情享受快乐,就修整容貌,换好衣服前往幕府。

到了幕府附近时,小吏通报说已有诏书,冯宿假装不知。等到了幕府,果然已有诏书,通接宾客的近侍捧着诏书,看来一定是宰相的职位。将要公布时,那近侍面向大殿,躬身拿着诏书,大声叫着所授大官的姓名:“萧仿!”

冯宿惊诧地扑倒在地,别人搀扶他回到家,他不久就得病死了。原来那晚拟定委任状送到学士院时,文宗对亲近大臣说:“冯宿的为人,好像不够沉稳,萧仿兼任盐铁官时,我观察他很有大臣的风度。”因为皇上一句话,用萧仿代替了冯宿。冯宿生平与韩愈友善,亦以古文名于世。病重时,有囚犯将处重刑,家人请他恕之以积德延寿,冯宿说:“命修短,天也,挠法以求祐,吾不敢。”遂卒,赠吏部尚书,谥懿。遗命薄葬,悉以平生书纳墓中。想到这里,柳公权转而对这位碑主有了几分怜惜与钦佩。